上海后花园论坛:從龍江好畜到龍江好肉 黑龍江省加快做足“畜頭肉尾”大文章
巴彥萬潤肉類加工車間內工人在忙碌著。黑龍江日報記者 宋晨曦攝
在戶外享受陽光的牛群上海后花园论坛。黑龍江日報記者 宋晨曦攝
美味的鐵鍋燉大鵝。黑龍江日報記者 宋晨曦攝
“每天發往外地的肉類食品超過5000單。”何玉軍是哈爾濱市一家物流公司的調配員,每天他的手機不斷接收配貨信息。
氣溫回升,“小金豆”們都依依惜別了“爾濱”,隨之而來的,是哈爾濱紅腸、齊齊哈爾和牛、伊春黑豬肉、鵝產品預制菜等黑龍江省優質畜禽產品的外省訂單紛至沓來。這場席卷全國的“黑土美味風暴”,背后是黑龍江“畜頭肉尾”全產業鏈的強勢崛起上海花千坊。當傳統畜牧大省握緊“養殖端”與“加工端”兩大引擎,黑土地上的豬牛羊鵝等羽翼漸豐,正以全鏈升級之姿叩開多元化食物供給的新大門。
做強“畜頭”標准化養殖 夯實供給根基
走進龍江元盛和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和牛養殖基地,數千頭和牛佩戴電子耳標,通過智能飼喂系統精准獲取營養配方。“‘對牛彈琴’是有必要的,每天給牛兒們放音樂,會使它們心情愉悅。”飼養員笑著說。
肥沃的黑土地富含氮、磷、鉀,飼草茂盛,非常適合肉牛生長上海养生网。養殖基地負責人謝文說:“飼養和牛必須選用優質的蓿草和精飼料,做到600天全程定時定量谷飼喂養。為牛提供舒適的戶外運動場所,可以增加它們的肌肉彈性﹔寒冷季節要控制其飲用水溫度,保護牛的胃腸健康。龍江和牛擁有完整的追溯體系,借助於RFID無線射頻技術,每一頭牛都擁有自己的‘身份証’。從家族族譜到繁育培育、養殖信息和屠宰記錄都一目了然,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還能避免濫竽充數。作為有身份的牛,和牛出欄時的雪花肉比例均超過A3級標准,每公斤售價超千元。”這是黑龍江推動畜牧業標准化、規模化升級的縮影。
近年來,黑龍江依托寒地黑土、飼草資源,重點發展奶牛、肉牛、生豬、禽類優勢產業。通過推廣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引入物聯網監控、疫病智能預警、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技術,破解“靠天養畜”瓶頸。
富錦市針對獅頭鵝繁育技術進行了重點攻關,形成“種源引進+本地馴化+北方繁育+飼養管理+肉質提升+產品開發+科技招商”的發展模式。該市集成了繁育、育肥、加工等多環節技術,建立了東北最大獅頭鵝核心群體,目前成功申請了省內唯一一家獅頭鵝父母代種鵝場。
記者在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了解到,2025年,黑龍江省將聚焦“兩牛一豬一禽”,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,著力穩定畜牧業基本盤,深入挖掘畜牧業增長點,提升畜產品供應保障能力,確保全年肉蛋奶產量相對穩定。
做大“肉尾”全產業鏈 激活增值密碼
在位於肇東市的大庄園肉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記者看到了全球最大的進口羊加工基地,以及日處理近1萬隻羊、3.5公裡全亞洲最長最先進的全自動生產線。大庄園肉業集團項目總監於中政介紹,從原料到成品,整個過程在40分鐘內完成,且溫度始終恆溫控制在11攝氏度,至少12項工序標准優於行業標准,最大程度保障了每一塊羊肉的高營養和高品質。集團正在建設三期優質動物蛋白智慧產業園項目。建成后,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牛羊肉精深加工和中央廚房項目基地。
在巴彥萬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智能化車間,生豬經過屠宰、分割、深加工,變成幾十種肉制品發往全國……黑龍江正以工業化思維拉長“肉尾”,將每頭牲畜“吃干榨淨”。
“我們深知,肉類加工行業與千家萬戶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。公司擁有現代化生產線,12小時內將肉溫控制在0℃∼4℃,低溫鎖鮮,營養不流失,最大程度保留了肉的鮮嫩。”萬潤公司董事長王玉海說。
目前,該公司正在建設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及冷鏈集配中心項目,計劃在今年10月完成試生產。屆時,採用更為先進的屠宰技術,從生豬脫毛、劈半到冷凍排酸,再到精細分割,整個流程一氣呵成,確保產品質量與品質。同時採用MES、ERP等生產管理系統,結合完善的現代化、智能化設備,將實現產品自動分流入庫、生產數據實時可視化、生豬屠宰全程可追溯、單件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,努力打造國內屠宰行業領軍企業。
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,截至2024年底,全省屠宰及肉類加工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30余戶,實現產值近350億元,鮮、冷藏肉產量125萬噸左右。黑龍江畜牧產品從育種研發到餐桌定制,從冷鏈物流到副產品深加工,一條覆蓋“畜頭”到“肉尾”的產業長城正在成型。
做活“融合”創新業態 拓寬供給維度
一個冰雪季,哈爾濱紅腸、風干腸等傳統肉制品與俄式風味新品同比增長均在15%以上,成為中外游客“離哈必備伴手禮”。登錄各大電商平台,點擊即可訂購現宰牛羊肉直送到家……黑龍江正以“畜牧+”融合戰略,讓“畜頭肉尾”文章更富時代氣息。
“不瞞你說,我真是因為一口肉香再次來到了黑龍江。”來自上海做肉食品貿易的陳先生笑著說。
去年哈洽會期間,陳先生在“黑土優品”展區品嘗了紅燒肉和紅腸食品,回上海后對那個肉香味念念不忘。今年2月,他再次來到龍江考察優質肉制品,尋求合作商機。“黑龍江山好水好糧好,肉制品品質非常好,我計劃多走訪幾個畜禽養殖和加工企業,力爭將優質龍江肉制品推向全國乃至世界。”
當前,隨著黑龍江旅游熱,牧旅融合成為新亮點,催生新經濟增長極。在伊春寶宇森林豬生態養殖基地,游客可體驗森林放養、定制認養,帶動周邊民宿收入增長30%。哈爾濱市阿城區發展“農家樂”旅游,游客可參觀奶牛場、參與擠奶,並品嘗新鮮乳制品,同時體驗農家生活。黑河市遜克縣推出“鄂倫春牧歌”旅游項目,游客可體驗放牧,參與鄂倫春族文化表演……
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,下一步,黑龍江省將持續推動發展具有龍江高緯度、“寒地黑土”地域特色的精細化分割優質冷鮮肉制品,提升中高端產品生產水平。同時指導有關市地加快推進重點企業培育、項目建設、科技創新及創意設計賦能、數轉智改網聯及綠色轉型、招商引資和“三品提升”等重點工作,全面助力“縣域經濟發展突破年行動”和鄉村振興。
上海娱乐网